六盤山連綿恢宏,綠意盎然。
銀川濕地保護與生態修復協調推進,銀川成為鳥的樂園。
寧夏地處黃河上游,全境屬於黃河流域,也是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維繫着西北至黃淮地區氣候分佈和生態格局,承擔着維護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的重要使命。
綠水逶迤去,青山相向開。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十三五”期間,寧夏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出台《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實施意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水、空氣質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目標完成國家下達任務。舉全區之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以新發展理念為先導,以黃河和賀蘭山、六盤山、羅山“一河三山”保護治理為重點,加快構建寧夏黃河生態經濟帶和北部綠色發展區、中部防沙治沙區、南部水源涵養區的“一帶三區”生態生產生活總體佈局。
通過堅持上下游統籌、干支流共治、左右岸齊抓,黃河“母親河”得到有效保護,建立了五級河(湖)長制,實施入黃排水溝及重點流域環境污染綜合治理工程,黃河干流水質連續3年保持在Ⅱ類優,黃河流域國控斷面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提高近20個百分點,黃河干支流水質明顯改善。
開展“綠盾”專項行動,以中央環保督察整改為契機,寧夏實施賀蘭山、六盤山、羅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鐵腕整治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問題,共清理自然保護區內人類活動點位2632處。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大力實施六盤山400毫米降水線造林綠化、生態修復、天然草原生態保護、灌區綠網、城鄉增綠、濕地保護等重點工程,開展新一輪退耕還林,完成造林687.48萬畝、防沙治沙598.8萬畝、退化草原補播改良216萬畝,全區森林覆蓋率、草原綜合覆蓋率分別提升了2.3和2.2個百分點。(記者 黨碩/文 圖片均由記者 王猛 王曉龍 黨碩 攝)
水清、河暢、景美的茹河彭陽縣城區段。
涇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實現涇源縣域內主要河湖水清、河暢、景美的總體目標。
治理後的清水河固原市原州區城區段河岸花團錦簇。
素有“旱海明珠,荒漠翡翠”美稱的羅山,如今擁抱它的已是萬畝良田,滿眼翠綠充滿希望。
“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如今,賀蘭山東麓已經成為享譽全國乃至世界的著名葡萄酒主產區。
彭陽縣古城鎮掛馬溝“四個一”林草產業彩葉苗木繁育基地,工人正在植樹。
村民在羅山東麓的同心縣韋州鎮萬畝釀酒葡萄種植基地勞作。